巩县离洛阳不远,历史上多次划归洛阳管辖,实际上属于洛阳地域。改革开放以后,唐三彩首先在孟津县恢复生产,孟津的民间艺人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改进了原料配方,提高了烧制温度,使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畅销国内外。
“唐”是一个世界性的符号。唐代生产的唐三彩以其简约的造型和亮丽的色彩,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唐代,唐三彩已经走出国门,与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那一只只彩色的骆驼,有双峰的,也有单峰的;牵引骆驼的胡俑,高鼻深目,分别来自西域和更遥远的异国。
这些骆驼和胡俑,传达了丝绸之路上商业往来的重要信息。佛教艺术对唐三彩的影响也很大。唐三彩中的天王力士俑,与龙门石窟的同类造像十分相似,凡是天王力士俑,都是身材高大、金刚怒目,不是挥舞着拳头就是单脚踩着一个魔鬼。古人塑造出如此骇人的形象,并将其放进墓中,本来是用来镇墓驱邪的,熟料无意中折射出了佛教艺术对唐三彩的影响。
唐三彩是唐朝与世界接轨的一个见证,它广泛地吸收了外来文化,同时又以辐射的姿态影响着世界文化。凡是沿着丝绸之路传入大唐的各种工艺技术、奇珍异物、宝相花纹,都成为当时唐三彩再次表现和刻画的对象。
当时的大诗人杜甫,曾写过“羌女轻烽燧,胡儿制骆驼”、“东来囊驼满旧都”等诗句,足见当时西域商人纷至沓来的景象是多么热闹。源于生活的艺术品唐三彩,最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景象。当然,阅人无数的杜甫,肯定欣赏过许许多多唐三彩,想必当他面对这些彩虹般的艺术品时,心情也会愉悦和激动。
但唐三彩也有衰败的时候,转折点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王朝一个可怕的梦魇,全国死了那么多人,却再也无力厚葬,唐三彩制造业随之萧条,这种釉陶作为一个多彩的梦,渐渐被稀释成一杯残酒。
如今洛阳人见到的唐三彩,多是仿制品,而且多为彩马和彩驼,但你只要走进洛阳博物馆,就会看到真正的唐代生产的唐三彩,在那里,这种文物多得很。若是三彩马,必是马首微垂,神态安详,初看好像是完全放松的状态,但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马的四只蹄子已经开始躁动,肥壮的身躯蕴藏着磅礴的力量;马的眼睛虽然看着地面,但分明有着广阔的视野,它是看到了战场还是看到了漫漫旅途?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那三彩驼比马的个子大得多,却没有马的色彩艳丽,好像还残存着丝绸之路上的风沙征尘。驼峰上,平展展地置一平台,驮着沉重的货物,载着歌手乐手,这些伎俑或吹羌笛,或弹琵琶,似乎有了这个“移动的歌舞团”,漫漫的通商之旅也不寂寞了。唐三彩就这样一路走来,一路挥洒奇彩,直到现在。
唐三彩作为盛唐文化的杰出代表,曾有过非常辉煌的烧造历史,因为最早唐三彩在洛阳周边被大量发现,所以又叫洛阳唐三彩。曾经人们一度认为唐三彩仅仅是一种陪葬品,随着考古的发现,扭转了这一观点,唐三彩这种独特的釉陶器在唐代日用品中也屡见不鲜。
今天唐三彩工艺品已经渐渐成为洛阳的名片之一,是高档的旅游纪念品,并作为国礼赠送给多过使者。你知道唐三彩是怎么烧制出来的吗?
唐三彩的烧制需要经过塑形,印模,上釉等多道工序,首先是原料,唐三彩采用洛阳周边的优质高岭土,黏土和长石粉,要将这些原料混合,晾晒,挑选,粉碎,揉搓均匀,并加水调和成泥浆,这些泥浆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再从中挑选出上等的细料,只有上等的细料才能同釉层完美结合。
然后是制模,要先将人物或者动物的形象用高岭土制成模型,接着浇灌石膏制出模具,最后是将陶土灌入模具压铸成型,由于唐三彩造型十分复杂,不可能一次成型,所以要将各部分分别用模具做出来再用陶土粘合在一起。
据从业者介绍,还有一种叫手工印坯,这是区分唐三彩档次的重要标准,模具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相比之下,手工印坯要更加精致,能将各个部位做到完美。
和钧瓷比较类似,唐三彩也是将制作好的坯先素烧,之后再上釉,然后再烧完成,釉的优劣也是区分唐三彩品级的重要指标,对于仿古的唐三彩工艺品,要求花纹和色彩不可以随便改变和添加。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代繁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色彩,通过工艺品再一次放大性的展示出来,所以通过唐三彩,不仅仅是能够感受到这些手工品造型的逼真,色彩艳丽,更能透过它体会当时社会的盛况,感受当时的社会风气。因此唐三彩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那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初高中做历史选择题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些题说是某唐朝官员在家里摆放“唐三彩”,那老师就会告诉我们这个选项是错误的,原因是唐三彩是作为一种冥器,是陪葬品,也就是说是给死人用的,是不能摆放在家里的。可能当时我们也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如此精美的工艺品只能作为陪葬器物,但是在近些年的考古发掘之中,发现在中亚和西亚的一些地区,出土的部分物件中有“唐三彩”的出现,难道中国的陪葬品就让外国人这么喜欢。
中国素来有厚葬的传统,认为人死后会有灵魂转生,尤其是生前的东西死后也会享受,所以在一些大型的帝王墓葬和达官贵人的坟墓中会有大量的陪葬品,会将自己一生喜爱的东西作为死后的陪葬品随着墓主人一起埋入墓中,当然这也就是中国盗墓行业如此兴盛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像汉朝时期厚葬之风更是盛行,金银财宝更是无所不包,这也是当初曹操组织军队进行盗墓的重要原因,进而促成了我们现在所说或者听到的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的产生。到唐朝时期,厚葬之风依然盛行,所以在唐代的墓葬之中依然会有丰富陪葬品的出现,也是宋朝以后,大量的纸制物品的出现,厚葬才渐渐衰弱,但是陪葬物品依然可观。
曾经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世平说:“唐三彩虽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由于其原材料都是泥土,在唐代并不值钱。”在古代一些达官贵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或者权利,经常会在家里摆放一些名贵的瓷器或者玉器,而当时的唐三彩因为造价确实低廉,也就导致了它绝对不会成为这些人家里的摆放之物。
而且渐渐成为习俗,这种陶器成了人们陪葬的物品。所以在后世发现的唐朝墓葬之中发现的唐三彩经常会作为一种不吉利的东西,被砸掉或者销毁。也就是到了晚清时期,英国人开始对唐三彩收藏,导致了它的地位飞速增长。
但是,在最近的考古发现之中,人们发现唐三彩并非仅仅只是作为陪葬品。盛唐时期的中国,吸引了大批外国商人的到来,也就将中国的物品能够带至世界各地。而唐三彩的制作成品确实吸引眼球,所以这些外国商人就盯上了这物品,将这作为中国的一种特产带至世界各地,所以在中东、东南亚地区可能会有将唐三彩作为摆放物件的画作出现,毕竟物以稀为贵,在大唐作为陪葬品的唐三彩竟然成了外国人眼中的奢侈品,造物弄人。
不管唐三彩的地位如何,它都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一种突出文化代表,不管是墓葬文化也好,工艺文化也好,反映了盛唐时期那个让整个世界为之向往的梦幻之地。只是,历史沧桑变化,没有谁能够长久屹立,昔日的大唐也成为一片废墟,成为记忆中的盛世。百镀一下“大时代的梦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