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一直是一种谋生的行当,但它又属于传统的手工艺,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物,其价值有独特的地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面塑这种“小玩意儿”更能显示其文化魅力。
传统的面塑艺人是“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的街头艺人,很少有系统的知识,但是不可思议的是,面塑就是在这样的普通群众手中开出美丽的花朵。那应该是一种虔诚信仰和喜庆心情的结晶!因此,面塑艺术品总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面塑的传承与很多其他民间艺术一样,一般采取口传身授传承,祖辈相传,师徒相传,而没有专门的学校机构去传播。
面塑和面,先准备材料,滑石粉1份;年米面1份,为防止霉变再加防腐剂半份。
揉面,把以上材料用清水搅拌均匀,像和面一样。
和好,和的面要不干不软,要做到三光,既面光、盆光、手光。
蒸面,为达到面蒸的均匀,把面拍的大约一指厚,再均匀放在蒸屉上蒸,大约30分钟左右。
和面,把蒸好的面趁热揉,再把三份的滑石粉揉进去,直至柔软,装袋。
掺色,用揉好的白面分块,在每一块面上包上不同的颜色揉匀,装袋备用。常用的颜色有:大红、玫红、黄、蓝、绿、黑、白色。
面塑艺术是以可食用的面粉、米粉为原料,辅以工具捏塑成各种造型的艺术,由中国历史悠久的面食文化衍生、发展而来。面塑艺术在民间亦被称作“花馍”“面花”“江米人”等,自古以来便是宴飨的美食、馈赠的礼品,是联结华夏民族情感的纽带,故又被称作“礼馍”。
自2008年以来,已有多项面塑面人技艺,如阳城焙面面塑、闻喜花馍、定襄面塑、新绛面塑、郎庄面塑、黄陵面花、北京面人郎、上海面人赵、曹州面人、曹县江米人等,入选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史料记载,在古代祭祀中曾以面为材料做祭品,取代杀牲以祭天、地、神,面俑亦作为木俑、陶俑的替代物用以殉葬。《诗经?周颂?思文》中记载:“贻我来牟,帝命率育。”
其中“来牟”就是古代大小麦的通称,这说明我国麦类种植的历史由来已久。我国麦类作物加工的历史同样悠久,出土文物证明在新石器时期就出现了磨盘等工具,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就有专门烤烙、煎制面食的炊具,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磨制面粉的工具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些工具的诞生,为把麦粒转化为面粉并使其具有可塑造性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我国麦类作物的种植更加广泛,并且逐渐形成南方食稻、北方食麦的饮食格局,面食种类迅速增加,面食加工工具和技术也从社会上层传向民间。
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急就篇》中记载“饼饵,麦饭,甘豆羹”,饼饵就是糕和饼的统称。唐朝颜师古所注《急就篇》中“搜面而蒸熟之”的“蒸饼”类似于今天的馒头。据民俗学家考证,“馒头即民间面花的滥筋,民间面花应该起源于汉代”。
饼类食品作为面粉被塑造的最初形式,在这个时期渐渐发展了起来,汉宣帝还被当做制饼业的祖师爷被后人供奉。
魏晋南北朝时期,面食种类愈加丰富,面食制作开始讲究技巧,对造型、色泽开始渗透审美要求,面塑艺术开始萌芽。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一书中曾记载了十余种制作饼类的方法,如白饼、烧饼、髓饼、鸡鸭子饼、细环饼、截饼、粉饼、豚皮饼、治面砂渗法等。
晋人何曾有言“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这种“坼作十字”的饼即是后来花馍的雏形,这说明人们对面食的期待不再停留于果腹,而是产生了审美的需求。
进入唐代,对面塑艺术的文字记载更为确切,与现今面塑艺术更为接近。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六》中写道“玄宗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街高祭、张施帷幕,有假花、假果、粉人、面米长之属”,从中可以看出面塑作为祭祀品的用途。
《唐语林》中对面塑有如下描述:“宴诸司以面及药翡之类,染作颜色,用像豚肩、羊、脍炙之属,皆逼真也。”显然这一时期的面食已经向装饰化、艺术化方向发展,真正意义上的面塑由此产生。
新疆阿斯塔那地区出土的唐永徽四年(653)的墓葬品中,一组女俑生动地展示了当时从簸粮舂麦到推磨擀面的全过程。
同时出土的还有面制女俑头部、男俑上半身以及面制小猪和花式糕点等面塑作品,是现今保存最古老的面塑实物资料。
宋代是面塑艺术世俗化发展的高峰,人们开始在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中使用面塑食品。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录了与岁时节令相关的诸多面塑事项,如:“正月初一,京师人家大多食索饼,人日(初七日)则食煎饼”;“上元节有丝笼和油外锤”;“二月二有迎贵果子”;“三月初三有面做的‘镂人’”;“清明前一日的寒食节要食‘子推饼’;“清明节用面造枣糊飞燕,柳条串上,插于门相,谓之‘子推燕’”;“四月初八食糕糜”等。
以七夕面塑为例,孟云:“以瓜雕刻成供花样,谓之‘花’。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被甲胄者,如门神之像,盖自来风流,不知其从,谓之‘果食将军’”,另外“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此亦为果实花样”。
从《东京梦华录》的记述中不难看出,北宋时期的面塑艺术已与岁时节令密不可分,固化为食俗,其中诸多与面塑相关的民俗事项至今仍在使用。
明清是面塑艺术发展的集大成时期,其在造型、色彩、制作工艺各方面日臻成熟、完善。此时民族融合,各民族的面塑制作互相影响,同时西方面点也进入中国,中外面塑文化相互交流,面塑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
自明清以来,现在流行的面塑大多已经出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中的面食习俗也逐渐定型,面塑中融入了更多的民俗文化内涵。与节令风俗联系紧密的面塑,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吉庆寓意,如北京地区有过年供奉的面塑,由专门的店家制作,多塑面龙,龙身缀满“明珠、宝锭、瓶胜、方戟”,寓意“注定平安吉祥”。
寒食、清明节时,山西介休(介子推传说地)家家户户制作“蛇盘兔”“子推燕”“子推饼”,取“蛇盘兔,必定富”“子推燕(念),思念介子推”之意。